心肺复苏模型,心肺复苏的三个修改你应该知道!
发布时间:2017-5-22作者:1701vip黄金城集团医学来源:1701vip黄金城集团医学
从2015年发布的最新版的心肺复苏后,你会心肺复苏的操作了吗?
心跳骤停,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疾病、溺水、电击等原因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要注意短暂晕厥和癫痫发作都不是心肺复苏的适应证,心肺复苏前要判断病人的呼吸和心跳是否正常,无呼吸和心跳才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1.评估现场环境安全:确保急救措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不造成二次伤害。
2.识别
1)判断意识: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呼唤:“喂!你怎么了?”看是否有反应。
2)判断呼吸:观察病人胸部是否有起伏,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
3)检查颈动脉搏动:仅限于医务人员,非专业人员可以直接在无意识和呼吸的前提下开始胸外按压操作。
3.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通气(B)
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C-A-B)(旧版为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
1)C:胸外按压
患者体位:平卧位,硬板床或地上,撤出头和身下的一切物品
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分
要点: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只手与之重叠,指尖抬起、不接触胸壁,肩肘腕关节与地面垂直。
足够的速率和幅度: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是100至120次/分钟,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2英寸(5厘米),但不超过2.4英寸(6厘米)。并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之比为30:2
2)A:开放气道
先去除口腔内的杂物和假牙;
再采用仰头举颏法: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方用力,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托住下颏并举起,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3)B:人工通气
院外采用口对口人工通气:捏紧患者鼻孔,自然吸气后完全包住患者的口,将气吹入患者肺内,使患者胸廓抬举;吹起完毕后松开捏紧鼻孔的手指,看到患者胸部回弹。
院内可采用球囊面罩通气。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之比为30:2,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一组。操作5组后判断复苏是否有效(观察是否有呼吸)。
任何时刻除颤器到达现场,都应即刻进行心律检查,如果是可除颤心律,应当立即除颤。
心肺复苏模拟人,除了院外的急救操作,新版指南的救治原则上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呢?
亮点一:
对生存链进行了划分,将院内和院外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区分开来,两类患者救治途径不同。
亮点二:
继续强调在很可能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实施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如机场、赌场、运动场所等),这些场所需要具备4个基本要素:(1)预先计划并经过演练的急救反应系统;(2)对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参与者进行培训;(3)与当地急救系统整合;(4)持续的质量改进方案。
亮点三:
强调团队合,并提利用社会媒体技术帮助呼叫施救者有一定的合理性。
心跳骤停,包括但不限于心脏疾病、溺水、电击等原因导致的呼吸、心跳骤停。要注意短暂晕厥和癫痫发作都不是心肺复苏的适应证,心肺复苏前要判断病人的呼吸和心跳是否正常,无呼吸和心跳才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1.评估现场环境安全:确保急救措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不造成二次伤害。
2.识别
1)判断意识:双手轻拍病人双肩,呼唤:“喂!你怎么了?”看是否有反应。
2)判断呼吸:观察病人胸部是否有起伏,判断时间不超过10秒。
3)检查颈动脉搏动:仅限于医务人员,非专业人员可以直接在无意识和呼吸的前提下开始胸外按压操作。
3.胸外按压(C)、开放气道(A)、人工通气(B)
应先开始胸外按压再进行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C-A-B)(旧版为A-B-C),以减少首次按压的时间延迟。
1)C:胸外按压
患者体位:平卧位,硬板床或地上,撤出头和身下的一切物品
按压部位:胸骨下半部分
要点: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只手与之重叠,指尖抬起、不接触胸壁,肩肘腕关节与地面垂直。
足够的速率和幅度:建议的胸外按压速率是100至120次/分钟,建议的成人胸外按压幅度是至少2英寸(5厘米),但不超过2.4英寸(6厘米)。并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弹,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并避免过度通气。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之比为30:2
2)A:开放气道
先去除口腔内的杂物和假牙;
再采用仰头举颏法:一手掌根部置于患者前额,手掌向后方用力,另一手的食指和中指托住下颏并举起,使下颌尖、耳垂连线与地面垂直。
3)B:人工通气
院外采用口对口人工通气:捏紧患者鼻孔,自然吸气后完全包住患者的口,将气吹入患者肺内,使患者胸廓抬举;吹起完毕后松开捏紧鼻孔的手指,看到患者胸部回弹。
院内可采用球囊面罩通气。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次数之比为30:2,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为一组。操作5组后判断复苏是否有效(观察是否有呼吸)。
任何时刻除颤器到达现场,都应即刻进行心律检查,如果是可除颤心律,应当立即除颤。
心肺复苏模拟人,除了院外的急救操作,新版指南的救治原则上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呢?
亮点一:
对生存链进行了划分,将院内和院外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区分开来,两类患者救治途径不同。
亮点二:
继续强调在很可能有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发生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实施公共场所除颤(PAD)方案(如机场、赌场、运动场所等),这些场所需要具备4个基本要素:(1)预先计划并经过演练的急救反应系统;(2)对进行心肺复苏和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参与者进行培训;(3)与当地急救系统整合;(4)持续的质量改进方案。
亮点三:
强调团队合,并提利用社会媒体技术帮助呼叫施救者有一定的合理性。
分享到:
下一篇:学校普及心肺复苏模拟人溺水急救